助力打造数字城市丨BIM建筑设计优秀项目成果展示(一)
- 分类:公司新闻
- 作者:行政事务部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4-03-28 10:13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浪潮的推进,城市建设正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。CIM(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,城市信息建模)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之一,正逐渐成为塑造未来城市数字化蓝图的重要工具。而建筑信息建模(BIM)则是城市信息建模的一项建筑数字信息基础工作,对建筑环境层面进行数字化表达和模拟。 我公司在唐山地区较早开展BIM设计工作,在领域中不断深耕,完成的设计项目赢得行业肯定,带动了唐山地区的建筑信息数字化进程向前推进。 我们推出公司BIM技术在实践中的新突破和新应用系列,展示公司BIM技术在实践中的新突破和新应用,为工程前期高效、便捷实施,后期运维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提供的尖端技术支持。 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—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BIM正向设计应用(河北省勘察设计协会二等奖) 项目概况 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位于唐山市路南区新华道南侧、卫国路西侧、国防道北侧、学院路东侧,总建筑面积210057.21平方米。本次BIM正向设计应用选取其中的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,为省部级实验室,主要研究方向是轨道交通装备的结构的强度及可靠性进行仿真研究、轨道车辆结构的疲劳可靠性研究、高速列车齿轮箱轴承服役性能演化及疲劳可靠性研究。本项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范例,更是唐山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新起点。 该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为科研建筑,地上一层,建筑高度为10.8米,实验区内空间净高6米,建筑面积为1381.25平方米,主要放置大型试验设备;地下一层,主要为检修夹层结构类型为门式刚架。实验室实验室内设置地下检修沟,地上检修钢平台,2台10t天车。 由于项目实验室功能、基础空间构成及标高变化复杂,项目若采用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,过于依赖于二维图纸,信息转换和理解可能存在难度,变更管理局限且效率较低,协同设计存在信息不一致和冲突的风险。因此,公司采用了BIM正向设计技术及“BIM+”技术综合创新应用。相比于传统的二维设计,在施工图精确度、表达直观性、专业协调性上有所突破,施工图设计质量有进一步提升。 给排水、暖通、电气施工图正向设计 给排水、暖通、电气施工图上,BIM正向设计的应用,使得管线无冲突预安装成为可能,大大提升了专业间协调性和单专业表达细度。 BIM+AR技术 将BIM技术与AR技术相结合,对于工程行业从业人员来说,CAD图纸所具有的信息非常的局限且不是很直观。而BIM技术不仅使建筑模型附加了大量的信息数据,还能够以三维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,再辅以AR技术,可以让设计、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期便针对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地展开交流,优化图纸及施工组织方案。通过可视化的虚拟模型与施工现场的迅速比对,可以快速的发现施工中的问题,及时进行变更调整,避免错误的放大,给予施工极大的指导。 BIM+VR技术 将BIM与VR技术相结合,通过1比1的虚拟现实环境,让使用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浏览模型,直观地感受现场情况,未雨绸缪,让工程参建各方都能够得到详尽的指导,使工程成本、进度和管理得到显著的优化。 本项目对A座实验车间的大型实验设备进行了安装施工模拟,优化施工方案,合理配置施工资源,节省施工成本,加快施工进度,控制施工质量。 BIM+三维扫描技术 施工过程中,采用了BIM+三维扫描技术,校核施工中工程现场与设计模型的偏差,从而发现施工问题,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馈,保证项目最终的施工成果与设计的一致性,控制项目质量。BIM工程师采用BIM+二维码技术进行现场交底,通过移动端扫描生成二维码,直接定位到构件所在位置并显示相关信息,准确直观,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。 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项目—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BIM正向设计应用,以BIM设计成果为基点,进行发散式应用。不仅把BIM正向设计模型应用在设计阶段,还同步应用到到施工阶段工作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,在项目的设计质量、设计精度、专业协调性、表达直观性、安装效率、施工质量、施工精度上相比传统二维设计都有进一步提升,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,是一次成功的EPC+BIM正向设计新模式的应用和探索。
助力打造数字城市丨BIM建筑设计优秀项目成果展示(一)
【概要描述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浪潮的推进,城市建设正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。CIM(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,城市信息建模)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之一,正逐渐成为塑造未来城市数字化蓝图的重要工具。而建筑信息建模(BIM)则是城市信息建模的一项建筑数字信息基础工作,对建筑环境层面进行数字化表达和模拟。
我公司在唐山地区较早开展BIM设计工作,在领域中不断深耕,完成的设计项目赢得行业肯定,带动了唐山地区的建筑信息数字化进程向前推进。
我们推出公司BIM技术在实践中的新突破和新应用系列,展示公司BIM技术在实践中的新突破和新应用,为工程前期高效、便捷实施,后期运维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提供的尖端技术支持。
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—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BIM正向设计应用(河北省勘察设计协会二等奖)
项目概况
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位于唐山市路南区新华道南侧、卫国路西侧、国防道北侧、学院路东侧,总建筑面积210057.21平方米。本次BIM正向设计应用选取其中的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,为省部级实验室,主要研究方向是轨道交通装备的结构的强度及可靠性进行仿真研究、轨道车辆结构的疲劳可靠性研究、高速列车齿轮箱轴承服役性能演化及疲劳可靠性研究。本项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范例,更是唐山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新起点。
该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为科研建筑,地上一层,建筑高度为10.8米,实验区内空间净高6米,建筑面积为1381.25平方米,主要放置大型试验设备;地下一层,主要为检修夹层结构类型为门式刚架。实验室实验室内设置地下检修沟,地上检修钢平台,2台10t天车。
由于项目实验室功能、基础空间构成及标高变化复杂,项目若采用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,过于依赖于二维图纸,信息转换和理解可能存在难度,变更管理局限且效率较低,协同设计存在信息不一致和冲突的风险。因此,公司采用了BIM正向设计技术及“BIM+”技术综合创新应用。相比于传统的二维设计,在施工图精确度、表达直观性、专业协调性上有所突破,施工图设计质量有进一步提升。
给排水、暖通、电气施工图正向设计
给排水、暖通、电气施工图上,BIM正向设计的应用,使得管线无冲突预安装成为可能,大大提升了专业间协调性和单专业表达细度。
BIM+AR技术
将BIM技术与AR技术相结合,对于工程行业从业人员来说,CAD图纸所具有的信息非常的局限且不是很直观。而BIM技术不仅使建筑模型附加了大量的信息数据,还能够以三维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,再辅以AR技术,可以让设计、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期便针对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地展开交流,优化图纸及施工组织方案。通过可视化的虚拟模型与施工现场的迅速比对,可以快速的发现施工中的问题,及时进行变更调整,避免错误的放大,给予施工极大的指导。
BIM+VR技术
将BIM与VR技术相结合,通过1比1的虚拟现实环境,让使用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浏览模型,直观地感受现场情况,未雨绸缪,让工程参建各方都能够得到详尽的指导,使工程成本、进度和管理得到显著的优化。
本项目对A座实验车间的大型实验设备进行了安装施工模拟,优化施工方案,合理配置施工资源,节省施工成本,加快施工进度,控制施工质量。
BIM+三维扫描技术
施工过程中,采用了BIM+三维扫描技术,校核施工中工程现场与设计模型的偏差,从而发现施工问题,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馈,保证项目最终的施工成果与设计的一致性,控制项目质量。BIM工程师采用BIM+二维码技术进行现场交底,通过移动端扫描生成二维码,直接定位到构件所在位置并显示相关信息,准确直观,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。
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项目—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BIM正向设计应用,以BIM设计成果为基点,进行发散式应用。不仅把BIM正向设计模型应用在设计阶段,还同步应用到到施工阶段工作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,在项目的设计质量、设计精度、专业协调性、表达直观性、安装效率、施工质量、施工精度上相比传统二维设计都有进一步提升,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,是一次成功的EPC+BIM正向设计新模式的应用和探索。
- 分类:公司新闻
- 作者:行政事务部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4-03-28 10:13
- 访问量:
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浪潮的推进,城市建设正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。CIM(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,城市信息建模)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之一,正逐渐成为塑造未来城市数字化蓝图的重要工具。而建筑信息建模(BIM)则是城市信息建模的一项建筑数字信息基础工作,对建筑环境层面进行数字化表达和模拟。
我公司在唐山地区较早开展BIM设计工作,在领域中不断深耕,完成的设计项目赢得行业肯定,带动了唐山地区的建筑信息数字化进程向前推进。
我们推出公司BIM技术在实践中的新突破和新应用系列,展示公司BIM技术在实践中的新突破和新应用,为工程前期高效、便捷实施,后期运维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提供的尖端技术支持。
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—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BIM正向设计应用(河北省勘察设计协会二等奖)
项目概况
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位于唐山市路南区新华道南侧、卫国路西侧、国防道北侧、学院路东侧,总建筑面积210057.21平方米。本次BIM正向设计应用选取其中的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,为省部级实验室,主要研究方向是轨道交通装备的结构的强度及可靠性进行仿真研究、轨道车辆结构的疲劳可靠性研究、高速列车齿轮箱轴承服役性能演化及疲劳可靠性研究。本项目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范例,更是唐山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新起点。
该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为科研建筑,地上一层,建筑高度为10.8米,实验区内空间净高6米,建筑面积为1381.25平方米,主要放置大型试验设备;地下一层,主要为检修夹层结构类型为门式刚架。实验室实验室内设置地下检修沟,地上检修钢平台,2台10t天车。
由于项目实验室功能、基础空间构成及标高变化复杂,项目若采用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,过于依赖于二维图纸,信息转换和理解可能存在难度,变更管理局限且效率较低,协同设计存在信息不一致和冲突的风险。因此,公司采用了BIM正向设计技术及“BIM+”技术综合创新应用。相比于传统的二维设计,在施工图精确度、表达直观性、专业协调性上有所突破,施工图设计质量有进一步提升。
给排水、暖通、电气施工图正向设计
给排水、暖通、电气施工图上,BIM正向设计的应用,使得管线无冲突预安装成为可能,大大提升了专业间协调性和单专业表达细度。
BIM+AR技术
将BIM技术与AR技术相结合,对于工程行业从业人员来说,CAD图纸所具有的信息非常的局限且不是很直观。而BIM技术不仅使建筑模型附加了大量的信息数据,还能够以三维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,再辅以AR技术,可以让设计、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期便针对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地展开交流,优化图纸及施工组织方案。通过可视化的虚拟模型与施工现场的迅速比对,可以快速的发现施工中的问题,及时进行变更调整,避免错误的放大,给予施工极大的指导。
BIM+VR技术
将BIM与VR技术相结合,通过1比1的虚拟现实环境,让使用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浏览模型,直观地感受现场情况,未雨绸缪,让工程参建各方都能够得到详尽的指导,使工程成本、进度和管理得到显著的优化。
本项目对A座实验车间的大型实验设备进行了安装施工模拟,优化施工方案,合理配置施工资源,节省施工成本,加快施工进度,控制施工质量。
BIM+三维扫描技术
施工过程中,采用了BIM+三维扫描技术,校核施工中工程现场与设计模型的偏差,从而发现施工问题,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反馈,保证项目最终的施工成果与设计的一致性,控制项目质量。BIM工程师采用BIM+二维码技术进行现场交底,通过移动端扫描生成二维码,直接定位到构件所在位置并显示相关信息,准确直观,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。
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项目—A座传动系统可靠性实验车间BIM正向设计应用,以BIM设计成果为基点,进行发散式应用。不仅把BIM正向设计模型应用在设计阶段,还同步应用到到施工阶段工作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,在项目的设计质量、设计精度、专业协调性、表达直观性、安装效率、施工质量、施工精度上相比传统二维设计都有进一步提升,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,是一次成功的EPC+BIM正向设计新模式的应用和探索。
立于城市之巅 创新从未止步
立于城市之巅 创新从未止步
关于我们
设计院简介
领导致辞
资质荣誉
发展历程
业务范围
市政工程
建筑设计
工程勘探/岩土工程
规划编制
室内空间
......
项目案例
2023年度
2022年度
2021年度
......
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
行业资讯
政策动向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
留言咨询
联系电话:
0315-2825904/2821131
邮箱:
tssjybgs@163.com
地址:
唐山市华岩路32号 / 唐山市华岩路30号 / 唐山市翔云道4号
关注公众号
联系电话:
0315-2825904/2821131
邮箱:
tssjybgs@163.com
地址:
唐山市华岩路32号 / 唐山市华岩路30号 / 唐山市翔云道4号
关注公众号